近期 ,“课间10分钟”话题持续受到关注,课的孩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日前谈到 ,间分“个别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钟背情况除了安全因素的考虑 ,有的后现也是受到场地限制的影响”,并针对运动安全风险问题强调坚决不能“因噎废食”。不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消失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课的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间分首席专家边玉芳日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中介绍,钟背从儿童健康发展的后现角度 ,设置课间10分钟是不快儿童注意力发展的需要 ,也是消失他们身体健康的需要,不管原因如何,课的孩“消失的间分课间10分钟”现象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 、不符合人的心理发展需要,会对儿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
边玉芳 澎湃新闻记者 权义 图
在专访中,边玉芳从“学习竞争文化”、教育“内卷” 、家长的教育焦虑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和见解 。
她说 ,现在很多孩子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变成了“吃饭-学习-睡觉”的循环往复 ,单调且无趣,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为此 ,她提出“要重构孩子童年生活” 。
面对“内卷”“学习竞争文化” ,边玉芳认为,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变,如果人们还热衷于去跟别人比 ,在人口下降之后依然会存在竞争激烈和“内卷”的问题。
在边玉芳看来,“每个人都是‘天选’之人 ,家长也应该把自己的孩子看作为‘天选’之人 ,相信自己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方面。”
边玉芳强调,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 ,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去发现孩子的潜能,并支持孩子走向自己的“天选”之路。
以下为澎湃新闻与边玉芳的对话 :
设置课间10分钟符合儿童大脑发展需要
澎湃新闻:近段时间以来,“消失的课间10分钟”话题很受关注 。你怎么看待“消失的课间10分钟”现象?
边玉芳 :要设置课间10分钟 ,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周期的,我们无法长久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研究显示 ,儿童保持注意力稳定的时间短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会越来越长。
所以,设置课间10分钟让孩子们起来动一动、换换脑子,让孩子不将注意力长久集中在某一件事上,这是由孩子的认知特点决定的。同时设置课间10分钟也能避免让孩子因久坐导致的健康问题风险,因此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另外,课间跟同学聊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