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马云减持,分拆上市“刹车”,阿里一夜没了1400多亿
日期:2023-11-27 04:39:36   浏览:4515次

文|雷达财经 孟帅 编辑|深海

"今天的刹车阿里面对着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和市场的新变化 。无论过去的减持商业模式有多成功 ,我们都必须翻篇归零 ,分拆唤醒重新创业的上市心态 ,保持高度灵活的阿里决策机制",面对履职后阿里交出的夜没首份财报 ,新任CEO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如是多亿说道 。

马云减持,分拆上市“刹车”,阿里一夜没了1400多亿

财报显示,刹车第三季度阿里的减持收入同比增长9%至2247.9亿元 ,同期阿里的分拆净利润为266.96亿元,而上年为净亏损224.67亿元 。上市与淘天集团、阿里云智能集团、夜没菜鸟集团不同 ,多亿阿里旗下的刹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本地生活集团、大文娱集团本季度仍未实现盈利  。

相比各个业务板块的收入、盈利情况 ,阿里在此次财报中提到的与集团分拆上市相关的内容则更为重磅 。据阿里透露,由于美国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带来的不确定性,云智能集团可能无法按照原先的设想提升股东价值 ,故决定停止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  。与此同时 ,盒马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也暂缓。

就在阿里公布其部分业务分拆上市进程按下暂停键的同时 ,马云家族信托减持的动作也引发了广大投资者的围观。不过,有分析认为 ,尽管马云此番大手笔减持,但其在阿里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虽然马云早早便已宣布从阿里退休  ,但其个人在阿里巴巴的影响力却从未消失。正如淘天集团员工此前向媒体说的那句话,"谁有阻力 ,马老师说他来解决 。很霸气"。

阿里晒三季度答卷

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身为互联网电商巨头的阿里便于11月16日交出了最新一个季度(2024财年第二财季 ,对应自然年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务答卷 。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阿里共录得2247.9亿元的收入  ,与上年同期2071.76亿元的收入相比实现9%的增长;利润方面,今年第三季度,阿里的净利润为266.96亿元 ,与上年同期224.67亿元的净亏损相比扭亏为盈 。

对于净利润的变化 ,阿里在财报中提到 ,"主要是由于我们所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上升而产生的净收益 ,而去年同期则为净亏损,以及经调整 EBITA的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3月,阿里曾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组织调整  。在这次"1+6+N"的组织变革中 ,阿里被分拆为淘天集团 、云智能集团、本地生活集团 、菜鸟集团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大文娱集团六大业务集团 ,以及其余多家业务公司 。

若按照阿里拆分的分部划分 ,今年第三季度 ,阿里最为核心的淘天集团为其贡献976.54亿元的收入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 。尽管淘天集团的收入在本季度保持住了同比增长的态势,但与第二季度1149.53亿元的收入规模相比却出现了环比下降,且第三季度4%的同比增速也与第二季度12%的增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阿里核心电商短期业绩压力仍存 。本季度 ,淘宝天猫GMV同比负增长,客户管理收入同增3%至687亿元 ,其预计货币化率未来还有一定释放潜力。淘天集团以频次和用户粘性作为优先考核目标,其认为在树立大方向的前提下 ,最终结果受制于宏观、竞争、执行力等多个要素 ,最终结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第三季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为阿里贡献245.11亿元的收入 ,同比实现53%的增长 ,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在六大业务集团中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本季度的营收增速最为明显。

据了解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由蒋凡亲自带队。虽然蒋凡此前的花边新闻被不少人诟病,但其再一次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曾经被阿里合伙人除名  、"放逐"海外的蒋凡,如今已重新被划到了阿里巴巴合伙人的名单之中 。

不过 ,阿里新任CEO吴泳铭指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目前仅仅在东南亚 、土耳其等几个区域市场的整体用户渗透率较高  ,在多数海外市场的用户渗透率还有巨大成长空间。

此外,本地生活集团、菜鸟集团、云智能集团、大文娱集团第三季度分别为阿里揽得155.64亿元 、228.23亿元、276.48亿元 、57.79亿元的收入,同比分别实现16%  、25% 、2%、11%的增长 。

其中,云智能集团的收入规模虽不是最小 ,但其收入增速却在各业务集团中惨遭垫底 ,这或与阿里将钉钉业务的业绩由云智能集团重分类至所有其他有关。之所以这样做,阿里在财报中解释称"目的是为钉钉提供更大的自主权来促进创新和增强竞争力"。

与各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不同的是,六大业务集团的盈利状况却各不相同 。论盈利规模,淘天集团仍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今年第三季度淘天集团的经调整EBITA为470.77亿元,同比增长3%。

尽管本季度云智能集团的收入增长幅度最小 ,但其盈利规模紧随淘天集团之后。财报显示 ,第三季度云智能集团的经调整EBITA为14.09亿元,同比增长44% 。菜鸟集团则以9.06亿元的经调整EBITA排在第三,但其经调整EBITA 625%的同比增速却在各业务集团中遥遥领先 。

剩余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本地生活集团 、大文娱集团 ,本季度尚未摆脱亏损的困境。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前述三大业务集团的经调整EBITA亏损分别为3.84亿元 、25.64亿元、2.01亿元 。

雷达财经还注意到 ,本季度阿里仍继续将减员行动进行到底 。财报显示 ,截至2023年9月30日 ,阿里的员工总数为224955人,这意味着最近一个季度阿里的员工数再度减少3720人。而将时间回拨至2021年末 ,彼时阿里的员工数多达259316人 ,不到两年的时间阿里员工已累计减少34361名 。

部分分拆上市计划"急刹车"

伴随公司此前的架构重组 ,阿里于今年5月将子集团分拆上市的事宜提上日程 。按照阿里的设想 ,除淘天集团仍将继续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拥有外 ,另外五家业务集团都可以灵活地筹集外部资金,并可能寻求单独上市 。用张勇的话讲 ,"条件成熟一个 ,上市一个"。

彼时,阿里还给出了旗下部分板块独立上市的时间表。比如 ,云智能集团的目标是在未来12 个月完成分拆上市;菜鸟集团预计用12个月到18个月的时间完成上市计划。与此同时 ,阿里预计将用6个月到12个月的时间推进盒马的上市进程 。

其中 ,当时还是由时任阿里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亲自率队的云智能集团 ,分拆将最为彻底。分拆后 ,阿里集团将不再持有阿里云股票,会通过向股东分配股息的方式实现拆分 。张勇在全员信中也表示 ,云智能集团在股权和公司治理上形成一家与阿里集团完全独立的新公司 ,"分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阿里云面向未来二次创业的全新开始" 。

然而 ,如今半年左右的时间过去,在此次公布的财报中 ,阿里的分拆上市计划却生了新的变化 。阿里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提到,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

阿里认为,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可能无法按照原先的设想提升股东价值 ,因此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而是会面对不确定的环境 ,专注建立云智能集团可持续增长的模型 。

对于此次停止分拆云智能集团的决定,阿里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电话会上进一步解释称 ,"当时计划做完全拆分 ,主要是想通过金融工程的方式,可以体现云业务的价值。当时云业务所处的大环境是可预测的,我们可以给投资人透明地展示业务的增长态势 ,以及提升股东价值 。但现在我们不再通过金融工程,而是希望通过投资显现云的价值,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由AI驱动的云计算业务需要更多投资支持"  。

在外界不少人看来 ,云智能集团是阿里目前除淘天集团外最有潜力的业务集团之一 ,毕竟目前在全球的资本市场上还没有一家类似阿里云体量的云计算公司独立上市 。甚至业界一度有分析认为,阿里云最终极有可能成长为万亿营收 、千亿利润级别的巨头  。

尽管此番上市进程遇到一定的阻碍 ,但阿里仍将坚决加大对阿里云的持续战略投入,确保阿里云专注于"AI+云计算"发展战略,打造 A时代技术领先的云计算服务  。阿里方面表示,面向AI时代 ,阿里云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长期主义的战略投入 。

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一年的时间,云智能集团的掌舵人便经历了三次更迭。去年12月,时任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的张勇从张建锋手中接过大权 。今年 9 月 ,阿里的新任CEO吴泳铭又取代张勇成为了云智能集团新的掌舵者 。但据阿里云员工表示,吴泳铭应该只是位过渡领导。

和阿里云一样暂时搁置上市计划的还有盒马 ,"盒马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暂缓,我们正在评估确保成功推进项目实施和提升股东价值所必须的市场状况和其他因素"。今年1月 ,侯毅曾在全员信中透露 ,盒马的主力业态盒马鲜生已经实现了盈利 。

而在阿里此次官宣盒马首次公开募股计划暂缓之前 ,市场上已有风声传出。今年9月 ,便有媒体报道称 ,阿里正在搁置盒马在香港上市的计划,因市场消费股投资气氛低迷,上市后估值可能仅为40亿美元,远低于去年考虑筹集新融资时设定的60亿至100亿美元目标  。因此有声音认为,阿里此番暂缓盒马的IPO计划 ,或与其估值不理想有关 ,但盒马目前暂未透露将在何时松开IPO的暂停键。

至于菜鸟 ,阿里则透露 ,目前菜鸟集团已申请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并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A1文件 。蔡崇信在财报会上也透露,"虽然IPO交易的成功取决于市场状况和相关审批 ,但我们对菜鸟的业务基本面充满信心  。"

雷达财经注意到 ,在此前的9月26日,阿里还曾发布题为《拟议分拆菜鸟智慧物流网络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的公告 。彼时,阿里在公告中提到 ,于本公告日期 ,公司持有菜鸟约 69.54%的股份  。拟议分拆完成后,阿里将继续持有菜鸟 50%以上的股份,菜鸟将仍为阿里的子公司 。

在阿里董事会看来 ,拆分菜鸟对阿里而言 ,可使投资者更好地评估阿里的价值,并专注于阿里巴巴未分拆集团的业务;对菜鸟而言 ,拆分则能更好地反映菜鸟集团自身的价值 ,并提高其运营及财务透明度 ,从而使投资者将能够分开评价及评估菜鸟集团与阿里巴巴未分拆集团的业绩及潜力  。与此同时,菜鸟的业务有别于与阿里巴巴未分拆集团业务相对更多元化的模式,将吸引专门关注菜鸟集团业务的投资者群体 。

家族信托减持背后 ,马云对阿里的影响从未消失

此次财报发布之际 ,阿里还有一则消息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那就是阿里创始人马云最新的减持动作。

当地时间11月1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两份144表格显示,马云家族信托全资拥有的JC Properties Limited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拟于11月21日出售阿里巴巴创始人股份,均为50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

如果按照阿里巴巴集团周三在纽交所87.07美元的收盘价计算 ,此次减持共涉及金额8.707亿美元  。美银证券担任此次马云家族信托减持的经纪人 。

或是受到财报发布、分拆上市计划生变以及马云减持消息的影响 ,阿里巴巴的股价随之下跌 。截至美东时间11月16日收盘,阿里巴巴美股跌9.14% ,市值在一夜之间市值蒸发202.74亿美元(约人民币1468.39亿元);而截至11月17日收盘,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也下跌9.96%。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实际上最近几年 ,阿里已许久未披露马云的持股比例。根据阿里2019年11月向港交所递交的上市招股书显示,马云当时的持股比例为6.1%。这部分股份被马云分四种方式持有 ,其中一种方式便是通过以马云及其家族为受益人的信托全资拥有的JC Properties Limited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分别持有阿里巴巴开曼4.19亿股 、3.98亿股股份。

而阿里最后一次披露马云的持股情况,则可以追溯至2020年7月2日。据阿里巴巴向美国SEC提交的报告显示  ,彼时,马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4.8%,低于5%,但仍然是阿里的最大个人股东 。

等到阿里发布2021财年之际 ,外界发现马云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公司的股东名单之中,外界一度有马云将清仓阿里的猜测传出 。对此 ,阿里方面回应称,马云当时已经不是公司的董事  ,也没有管理任何行政事务,因此年报不用披露他的持股情况。

尽管马云如今已不在阿里的管理一线,但在外界看来 ,阿里今年以来一系列密集变化背后的决策都暗藏着马云的意志 。今年3月 ,阿里"1+6+N"组织变革的靴子刚刚落地 ,马云就在杭州现身。

另据《晚点LatePost》  ,5月下旬,马云召集淘天集团各业务负责人 ,开了一场小范围内的沟通会 。虽然这场沟通会没有明确主题,但马云为淘天集团指出了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 、回归互联网 。此外  ,马云认为淘天在组织上应该进一步扁平化,比如要减少汇报层级 ,鼓励年轻化,同时让资深员工有更多担当。

有分析人士指出 ,虽然马云目前已经退休,但马云和蔡崇信仍是阿里唯二的永久合伙人 。即便马云不在前线,但马云依旧是阿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灵魂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  。年初至今,阿里"1+6+N"的组织变革,送子集团拆分上市 ,将一众"老将"重新召回管理一线,甚至就连近年来担任阿里话事人角色的张勇 ,也将阿里董事会主席和CEO的位置交给了蔡崇信和吴泳铭,前述这些决策或都离不开马云在背后"指点江山"。

11月16日晚,吴泳铭首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CEO参加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并正式宣布第一批战略创新级业务——1688 ,闲鱼 ,钉钉 ,夸克 。上述战略级创新业务,组织上将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 ,业务上将打破以往在集团内的定位限制 ,阿里以3-5年为周期持续投入 。

吴泳铭在财报会上还表示 ,面向未来阿里将有三个重要优先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吴泳铭还强调  ,阿里将根据市场规模 、商业模式及产品竞争力 ,梳理既有业务的优先级 ,定义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对于前者将保持长期的专注力 ,持续投入资源,以确保长期生命力和竞争力。对于后者 ,将通过尽快盈利或其它多种资本化方式 ,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 。

接二连三的变化之后,阿里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 ?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

Copyright © 2003~2023 欧亿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欧亿体育官方入口欧亿体育官网欧亿体育app官网欧亿体育app官网欧亿体育app下载    /